铜鼓:“三链融合”打造水环境治理新范式
时间:
2025-06-18 09:04
来源:
宜春市铜鼓生态环境局
铜鼓作为国家生态县、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“两山”实践创新基地,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,聚焦水环境治理核心,通过“源头管控、智慧监管、产业融合”三大路径,探索出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之路。铜鼓出台《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》,严禁化工、印染等6类高污染项目入驻,“十四五”以来否决30余个高风险项目。同时,推动城乡污水治理一体化:建成农村污水处理设施80余座,实现重点村落100%覆盖;修复县城管网32公里,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逐年提升。该县打造“一网统管”智慧监管体系,为重点企业安装在线监测设备,实时追踪COD、氨氮等指标,异常数据自动触发预警。创新“订单智理”服务模式,通过“企业下单-部门派单-专家跟单”闭环流程,解决企业环保难题200余项。配备无人船、无人机及便携检测设备,构建快速应急响应圈,执法效率提升70%。近三年查处水环境违法案件9起,通过“先修复再量罚”机制推动生态赔偿,实现惩治、修复、教育“一案三赢”。铜鼓率先探索生态产业化路径:作为全国首批造林碳汇试点,碳汇交易收益超千万元;总投资13.3亿元的定江河EOD项目获省级批准,推动生态治理与农文旅康养产业深度融合。创新“生态岗位+扶贫”模式,设立133名河长及500个护河岗位,精准对接脱贫群众。这一模式让村民化身“家门口河流守护者”,既有效解决了脱贫群众的就业难题,为其提供稳定增收渠道,又充分调动了基层力量参与生态保护,实现了村民收入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。铜鼓县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成绩斐然,修河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常年100%,Ⅰ类水占比持续提升。金沙河沿岸成功创建9个省级水生态文明示范村,港口乡水质监测站获评“全国最美水站”。依托修河、定江河“双主动脉”,铜鼓构建覆盖80%县域的水网骨架,系统推进河湖清淤、岸线整治和生态护岸工程,实现河道畅通、河岸稳固,核心断面污染物浓度显著下降,多项指标优于国标。生态环境改善促使金沙河流域重现娃娃鱼等珍稀物种,生物多样性提升,良好水生态成为绿色发展引擎。未来,铜鼓将持续深化数字化生态治理,推进碳汇价值转化,加速全域美丽经济建设,探索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新路径,致力于打造全国可复制、可推广的生态文明“铜鼓样板”。
政务微博